MPA教育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MPA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河南中医药大学医事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学位)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9日 18:04信息来源:管理学院浏览量:

医事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学位)

(专业代码:1001Z1)

 

一、学科简介

本专业运用公共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和政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药国际交流、卫生法学等方向进行研究。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熟悉相关管理学、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医风,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

2.知识结构: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理论、本学科专门知识及技能或具有相应的诊断与临床治疗知识及技能,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本专业、本学科或某一领域内国内外学术前沿发展动态。

3.基本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备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研究、教学、临床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三、招生形式

本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四、研究方向及简介

(一)健康服务与管理研究

本方向研究研究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服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二)中医药国际交流问题研究

本方向研究中医药在世界的现狀和发展,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使之与现代医学相互配合,各尽所长,更好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

(三)医事法律研究

本方向研究医事法律方面的相关问题,培养具有医科背景、法律素养的医事法律人才。

五、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教师负责制、学科、指导小组集体指导,鼓励海内外合作培养,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

六、学制与学分

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一般情况下不得提前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可以申请适当延长修业年限,每次申请延长时间不超过1年,累计申请延期次数不超过2次。

2.学分:在校期间(1-4学期)应获得学分不少于32学分。每门课程选定后,须按要求听课,方可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取得学分。课程学习学分均按18-20学时折算1个学分。其中要求参加学术讲座不少于6次(1.5学分,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可折合0.5学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义诊、志愿者服务、暑期三下乡等)不少于3天(1.5学分);参加硕博论坛活动不少于3次或主讲硕博论坛不少于1次(1学分)。另外,在校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主题发言可计硕博论坛学分1分,研究生自主创业者或者挑战杯获国家奖项者可折算素质拓展课程2学分。

七、课程学习及考核方式

(一)课程设置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四类。

1、学位与必修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时间

开课单位

公共课

(学位)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学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然辩证法

18

1

1学期

硕士英语(精读+专业英语)

精读72/专业36

4

1学期

外语学院

公共课

(必修)

医学统计学

54

3

1学期

基础医学院

科研思路与方法

36

2

1学期

研究生院

素质

拓展

课程

学术讲座

≧6场

1.5

1-4学期

研究生院

研究生社会实践

不少于3天

1.5

1-4学期

研工部

硕博论坛

参加3次或主讲1次

1

1-4学期

专业课

(学位)

卫生事业管理学

36

2

1学期

管理学院

卫生经济学

36

2

1学期

专业基础课

(学位)

医院管理学

36

2

1学期

卫生法学

36

2

1学期

管理学

36

2

2学期

注:课程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期内完成。

2、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性质

考核方式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管理学院

卫生政策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管理学院

药事管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管理学院

健康管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管理学院

社会医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管理学院

医学伦理学

2

36

选修

考核

第2学期

管理学院

注:要求在完成规定必修课的基础上,至少选修3门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保证专业特色。

(二)个人学习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需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在校期间的个人学习计划。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 外国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3. 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和SPSS或SAS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为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科研思路与方法

了解科研选题、研究假说、课题设计的思路和医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5. 卫生事业管理学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医政管理、药械监督与管理等内容。

6. 卫生法学

掌握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管理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食品卫生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公共卫生监督法律制度、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医院管理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血液及血液制品法律制度、母婴保键法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卫生法制管理能力以及依法提供卫生服务中的法律观念。

7. 卫生经济学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目前在卫生领域中存在的主要卫生经济问题及相应的卫生经济政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卫生经济问题的能力。

8. 医院管理学

掌握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医院管理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熟悉现代医院管理的特征、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医院管理模式与理念,了解我国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先进经验,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医院管理改革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9.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3~4门课程,以满足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

(四)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将学科专业特色和学术前沿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注重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考核

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课程学习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双结合,强化对硕士研究生课堂外自学及课堂内表现的考核、能力评价。

公共课考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由学院组织。考核方式由教研室或学科根据内容和特点讨论确定,并记录于教学大纲,可为“笔试”、“口试”、“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各科目考核要求教研室保存考核记录,以备检查。

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学位课的考试75分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非学位课的考试成绩60分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通过国家英语六级(CET6)考试425分以上者,可免修外国语(不免考)。

在整个学习期间考试课有两门以上(含两门)不及格或一门补考不及格者,须重修不及格课程,并延期一年毕业。

八、必修环节

(一)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指学术型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学期间参加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硕博论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不少于6场,社会实践不少于3天,参加硕博论坛活动不少于3次或主讲硕博论坛不少于1次。本环节以是否完成最低工作量记。

(二)实践活动(科研实践、教学实践、临床实践)

实践训练指学术型研究生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教学、科研、专业实践,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实践:研究生应参加本专业的课程备课活动,按规定书写教案,教研室适当安排辅导答疑、指导本科生实验和理论授课等。教学实践要求不少于8学时。

科研实践:为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训练,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在SCI、CSSCI源期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者在中文核心期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篇,必须是第一作者。具体参照《河南中医药大学关于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本环节以是否完成最低工作量记。

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专业需要,由导师安排在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实践,实践结束由带教老师写出评语及打分。

(三)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系统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在此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进行实验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应进行预实验,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于第三学期(12月30日之前)在院部内做开题报告会,报告选题依据和研究工作计划;评议组对选题的先进性、科研设计的严谨性、方法和指标的选择及可行性等进行评议。开题报告必须有详细的记录,硕士生在听取意见后,作进一步修改和补充,最后完成课题报告。开题后原则上不能更改课题,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改题,须经导师、院部同意,研究生处批准备案,方可重新开题。但开题时间与答辩时间必须间隔一年以上。

(四)中期考核

在硕士生入学后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在硕士生进入论文工作之前,对其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开题报告情况、临床实践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考核,并对参加考核的硕士生逐一做出评价,视考核结果决定其是否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各项考核项目参照《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指标体系》评定成绩:1达到合格及以上者可继续下阶段的培养,获得“优秀”等级的研究生在学校评优评先方面予以优先考虑;2其中课程学习一项考核不合格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延长培养期限一年;3课程学习考核合格,其他考核项目若有一项不合格者,由考核工作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作出书面说明,限期改进提高后,方可继续下阶段的培养;4凡中期考核中同时有两项不合格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延长培养期限一年。

凡延长培养期限者均应重新申请中期考核,延长期间的培养费由本人自理。经再次考核仍不及格者,由二级学院报研究生院提交院学位委员会审议,认为确属不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基本条件者,由院学位委员会作出终止培养,不得申请硕士学位的决定。其中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考核合格者,发给硕士研究生肄业证书。具体执行步骤可参照《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行办法》。

九、学位论文工作

(一)选题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及预实验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选题应对本学科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能够对本专业的学术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选题一般在研究方向范围内,要发扬本专业的优势,尽量与本专业或导师现有的研究方向及科研项目有关。

3.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二)学位论文形式

论文格式要求按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有关规定执行。

(三)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求文字精炼,词语准确通顺,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分可靠,层次清楚明晰,说理严谨透彻。论文应注重应用研究和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学位论文所引用的文献必须客观准确。科学实验、临床观察必须有原始数据,数据资料统计学处理应真实可靠。论文的结论要对本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体现出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十、学位申请与授予

(一)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进行,各院部须成立相应的答辩工作小组和答辩委员会。

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位及以上专家组成,委员应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其中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校外知名专家担任。

2.答辩委员会组成要根据论文研究内容合理确定,须聘请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担任委员。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不得参加所指导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中本院部专家不得超过两人。

3.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学位论文,主持答辩,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2/3以上通过,报学校学位委员会。

(二)学位申请条件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有关规定见《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十一、组织与管理

本培养方案自2018级研究生开始实施。